醫療顯示器圖像質量的影響因素及解決方法
PACS系統和放射數字成像系統中的醫療顯示器越來越多。醫學顯示系統可以在幾秒鐘內做出正確的診斷,但是,影響醫療顯示器圖像質量的參數眾多,且常被用戶忽視。
1.環境亮度:
環境光環境(照明、窗戶等)照射到顯示器表面的光線數目發生變化,使得很難看到顯示器上所顯示圖像黑暗部分的細節。
反射顯示器對反射是敏感的。周圍的光線反射到顯示器上,會給使用者帶來額外的亮度(或眩光),從而影響對圖像的觀察。
2.液晶顯示器亮度下降:
LCD光的產生和光的調節是物理上分開的,而且燈泡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溫度。因為啟動時的溫度變化,所以亮度在短時間內會發生劇烈的變化。開啟顯示時背光燈和液晶顯示器的溫度會發生變化,導致亮度輸出波動,
在使用一段時間后,由于背燈發射光子的衰減,顯示器的亮度會逐漸變暗,因此,顯示器的亮度會隨著時間而變暗。
亮度的變化,引起了灰階顯示曲線的變化,并呈現出不同的γ系數,不符合影像學所需的DICOM灰階曲線,導致影像學顯示的圖像失真,
3.其他因素:
例如:觀察角度,對亮度的反應,不均勻性,偽像等都可以影響顯示器的顯示效果。
針對影響顯示圖像的三個主要因素,醫用顯示器提出以下解決方案:
使用防眩光玻璃,以避免環境光反射對顯示器的影響;
在顯示器內部設置多種DICOM顯示模式,根據亮度采用不同的DICOM曲線校正,避免了傳統的定時校正,使用方便。
根據環境亮度對700/650/600/550/500/450/400/350cd/m2亮度值的修正曲線進行預置,這樣環境亮度就不會影響顯示效果。
內置光學傳感器,能穩定亮度且不受溫度的影響。
感謝大家耐心看完醫療顯示器小編分享的文章,如果有需要了解更多醫療顯示器和醫用顯示器的相關知識,歡迎聯系我們,柯立達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