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顯示器圖像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
醫生利用醫療顯示器,可以在數秒鐘內作出正確的診斷,但是許多影響圖像質量的參數往往被用戶忽略。
1.環境照明:
環境光環境(光、窗等)在顯示器表面的輻射量發生變化,使顯示器上顯示的暗處細節難以看到;
反射顯示器對反射十分敏感。周圍的光線被反射到顯示器上,使用者產生額外的光線(或眩目),影響圖像觀察。
2.亮度降低:
LCD光是物理分離產生的,其效率主要取決于溫度。起動期間,溫度的變化將引起短時亮度的巨大變化。開啟時,背光燈和液晶顯示器的溫度會發生變化,從而改變亮度輸出的波動。
背燈管工作一段時間后,因背燈管發射光子的衰減而逐漸變暗,顯示亮度隨時間變暗。
改變亮度使灰階曲線發生變化,呈現不同的γ系數,與醫學圖像的灰階曲線不一致,造成醫學圖像的失真。
3.其他因素:
如:觀察角度,對亮度的反應,不均勻性,假像等都會影響圖像的顯示。
對于影響圖像顯示的三個主要因素,醫療顯示器有如下解決方案:
1.使用防光玻璃,避免外界光線對顯示器的影響;
2.在醫療顯示器上預設多種DICOM顯示方式,根據亮度應用不同DICOM曲線進行校正,省去了傳統的定期校正工作,使用方便。
3.環境亮度不影響顯示效果,但亮度設置為700/650/600/550/500/450/400/350/350/350cd/m2/m2。
4.內置光學傳感器,亮度穩定,不受溫度影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