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用顯示器與民用顯示器的性能差異。
第一,光照。
一般的顯示屏亮度一般在200~250cd/m2之間,不需要恒定亮度。相對于醫用顯示器,由于其預期用途,對灰色顯示器(DR、乳腺鉬靶)的診斷亮度要求較高,校準后亮度一般在500cd/m2左右,臨床顯示也要求較大亮度不低于350cd/m2。一般說來,顯示器的亮度隨時間而降低。民用顯示器使用一年后,亮度值必然下降40%或更多。因為醫用顯示器內部設有亮度傳感器,亮度可自行調節,一般醫用顯示器可達30,000小時甚至10,000小時。
第二,灰階分辨率。
灰級是指黑白圖象間的灰度等級,即明暗程度。灰度越高,灰度等級過渡越平滑,囊腫、水等密度越接近的不同物質,對早期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。醫學儀器的顯示范圍通常是1024(10bit)~4096(12bit)灰色等級,而普通顯示器則只有256灰級別(8bit),用來顯示彩色圖像,不需要灰度等級。
第三,持續的明亮反應。
一個典型的民用圖形卡能夠顯示256個(8bit)不同的色階輸入值,每一個都意味著醫療應用程序具有獨特的診斷信息。民用顯示器往往會因亮度不足而改善顯示界面。或許當色階輸入是200時,其亮度已達到較高值——這意味著失去56個更亮的地圖(20%亮度信息)。按照DICOMGSDF要求,對醫用診斷顯示器進行校準。
|